職場情報

主頁 > 職場情報 > 合規、證券需求加大 金融人才順勢突圍

合規、證券需求加大 金融人才順勢突圍

  • 27 Feb 2015
保險種類繁多,業界需要熟悉不同範疇的保險人才。
保險種類繁多,業界需要熟悉不同範疇的保險人才。
保險種類繁多,業界需要熟悉不同範疇的保險人才。
保險種類繁多,業界需要熟悉不同範疇的保險人才。
每日有不少公司前往深圳前海參觀及考察,預計將會聘請大量證券人才應付市場所需。
早前有銀行忽然揮刀裁員,令不少人擔心本港金融業氣氛開始轉差;不過有人力資源顧問指出,金融海嘯至今,本港經濟增長雖然緩慢,卻連續多年錄得增幅,反映金融業正穩步上揚。為加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金融發展局於本年1月發表《香港金融服務業人力資源報告》,提出行內人才短缺問題嚴重,有需要着重培訓本地畢業生和從業員,以及增聘內地或外國專才;惟業內人士表示香港人才庫足以應付市場需求,毋須往外求才。


銀行、投資業務

人才荒逼在眉睫 倡內部調配解困

如果想投身金融服務業,銀行業想必是大多數人的首選。作為香港經濟的重要命脈,銀行業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金融服務業)達61%,所聘用的人手也是最多,環球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漢祥指:「無論是後勤、行政工作,還是前綫銷售崗位,其實都需要大量人手。」


有見金融業發展近年持續向好,李漢祥直言:「經濟好、失業率低,打工仔都不願意『跑數、追quota』,前綫部門請人尤其困難。」香港銀行業僱員協會發言人譚建新亦表示,由於前綫從業員的工作負擔較大,工作穩定性較低,故短則數月、長則一年多,他們便會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尋求新的發展機會。他又指出,為解決人手問題,不少銀行往往會大量增聘人手,但經濟轉差、業績未如理想時,或會大幅裁員,故他建議銀行考慮進行內部人手調配,既能節省培訓開支,又能發展員工才能,加強其向心力。


除前綫從業員外,李漢祥指,業界亦十分缺乏行政管理階層人才,「低出生率、提早退休、移民都是令人才供應下降的原因,加上不少本地人才被內地市場吸引,他們前往內地發展後,因發現當地機遇處處,不願意回流香港。」他直指,有五成僱主在招聘中、高層管理人才時,只求金字塔頂尖的5%,以致錯失具潛力的人才,「人才荒下,僱主招聘管理人員時,確實有需要在其甄選要求上作出妥協,過後再通過內部培訓或人才調配來提高員工的工作績效。」


合規掀搶才潮 內地僱員增競爭

2008年金融海嘯後,香港金管局、證監會等機構積極加強對本地金融制度的監管,李漢祥指,「對銀行銷售程序的監管也相應提高,業界對合規管理從業員的需求亦因而大增。」為應對各監管機構和管理層的要求,合規管理從業員不但要具備相關的監管和法規知識,亦要時刻留意本地和國際市場在立法和監管機制方面的最新動向。有見合規人才長期供不應求,加上各銀行正積極增聘合規管理從業員,預料業界將會掀起一場搶才潮。


隨著本港金融業與內地關係愈趨緊密,業界聘請內地專才的情況亦愈加常見。據《發展香港金融服務業人力資源》指出,有八成受訪者表示,這十年間,投資銀行聘請內地僱員的增幅超過兩成,尤其是企業財務顧問、銷售和交易,以及分析研究。安俊人力資源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有很多分析研究員操普通話,特別是研究內地市場的分析員。由於香港人研究內地市場需花費大量時間,倒不如聘任內地人,他們的普通話不但流利,而且十分了解內地文化,懂得如何服務內地客戶。」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補充,因為銷售和交易需要向內地客推廣金融產品,「同聲同氣」有助他們游說內地客戶購買。譚建新則認為,雖然內地市場龐大,人人都想從中分一杯羹,但內地人是否能適應香港的工作文化和環境,就另作別論。他又提醒本港年輕人,「雖然本地畢業生和內地畢業生的工作能力相若,但不少僱主卻看中內地生肯捱肯做、專注而認真的工作態度。」


保險業務

前線人才需求增 業界鼓勵個人增值

談到保險業,一般人都會馬上想到前綫銷售工作。作為世界最開放的保險市場之一,香港現時有接近十萬人從事保險行業,當中有八萬多人的工作更是與銷售業務有關,但根據《香港金融服務業人力資源報告》,行內人才短缺、青黃不接的問題逼在眉睫,壽險公司的人才流失率更有可能大幅上升。


保險業總工會理事長張偉良表示,「保險業前綫人手短缺,現約有二萬個職位空缺,惟本地人力市場有足夠人才應付,毋須輸入外勞;反觀核保部、賠償部和客戶服務部最缺乏人手。」張偉良又指,香港每年的保險業整體新收保費約有三千億,大部分均受益於個人保險銷售,包括自由行保單。隨着愈來愈多內地人來港購買保險,不少內地保險公司亦相繼來港開設辦事處,熟悉各類保險產品、規管制度的前台從業員的人才需求因而大增。


任職某保險公司分行經理的劉小姐認為,保險業流失率高,是導致業界缺乏人才的主因,「不少人因未能適應前綫工作而選擇離職,但前綫從業員的工作模式自由靈活,良好的時間管理尤其重要。」她又提醒初入職人士,要勇敢改變、開放自己來適應新環境,方能成功發圍。


證券業務

渣打裁員無礙發展 滬、深港通更活躍

早前渣打結束旗下企業現金證券、證券研究及證券融資市場業務,更在香港裁員約一百人,令不少人擔憂香港證券市場的發展。鄧聲興認為,這只是個別事件,「渣打裁員是因為本身的業績有問題,而且證券並非渣打的核心業務,即使裁員,也沒有影響證券市場發展。」他續指,目前已有二千家以上的香港證券公司取得牌照,更持續每年錄得雙位數增長,聘請人才只會有增無減。


鄧聲興指,證券業務正面對行業結構調整,「證券業對人才的要求愈來愈高,證券經紀既要按照客戶指令買賣證券,又要為客戶和企業提供投資諮詢及理財服務等。」面對證券業務轉型,加上金融產品日益多變,他鼓勵金融從業員和畢業生多進修,認識種類繁多的財富產品,增強競爭力。


去年年底滬港通正式通車,深港通亦蓄勢待發,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權益及社會事務委員會副主任賴萬德揚言,「證券市場個餅只會愈做愈大。」他解釋,雖然暫時未有數據顯示內地人對買賣港股十分熱切,但熱身過後,整個市場將會更活躍。另一邊廂,深圳前海將會影響整個香港區的經濟活動,為求打造另一個中環,「前海十分歡迎香港公司在那邊開業,而且發展非常迅速,每日都有不少公司前往參觀。」雖然前海未有太多具體細節,但預料前海將會需要大量證券人才。


應付人才需求 學界加強實務培訓

據《發展香港金融服務業人力資源》指出,不少畢業生對大部分中台和後勤部門職位的實際情況認識不足,以致中台和後勤部門的職位出現人手短缺的情況。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解釋,「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主要教授理論性的知識。加上學生平日接觸零售及企業銀行、網上銀行、資產管理等前台職位較多,以致他們對其他職位的認識不足。」


他續指,畢業生選擇職位主要以金錢為主,因為投資銀行的薪金較高,他們會一窩蜂投身相關職位。但李漢祥指:「投資銀行一般都只會聘請專業人士,他們通常都曾在四大會計師行工作、或從事銀行銷售工作等,故較少考慮招聘畢業生。」


為了讓學生對整個金融業有更深入理解,莊太量建議政府為學生投放更多資源,「成立類似職業訓練局的金融學院,邀請銀行家舉辦課程,專門教授前綫及相關技能的訓練,實務性質較重。」學生宜參加實習計畫,在實習期間真正認識金融界發展,為畢業後投身金融界鋪路。他又提醒學生眼光放遠,「不要介意做保險、金融經紀等的銷售員,只要努力,就能晉升至管理層。」

相關:

Copyright © 2016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