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課程/活動 搜尋
會員登入
 
直屬中學 一條龍中學
聯繫中學 小班教學

立即搜尋
IB 升小 升中 世衛 世襲 尖子 男拔 放榜 狀元 派表
 

升小選校策略

Bookmark and Share

三三四學制智選校 易銜接

以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為宏旨的「三三四」新高中學制已落實,學生再不能只靠死讀書而獲取高分,反而是透過專題研習去獲取知識和經驗,故此,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表達能力益發顯得重要。當家長為子女揀選小學時,不妨考慮一些重視專題研習、推廣活動教學,及有系統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小學,以便將來容易適應中學生活。

身兼津貼小學議會主席、聖公會聖雅各小學校長張勇邦指出,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已成為現今教學主流,加上新高中學制重視通識教育和其他學習經歷,一般小學在學科內容上會作出關注和配合。「小學階段做專題研習的內容雖未至於深入,但起碼要夠濶夠廣,讓學生的視野得以更新!」他說。

重通識有承擔
以張校長管理的聖公會聖雅各小學為例,學校每年舉行跨學科雙周,在一個大主題下各學科作出配合。譬如主題是「認識中華文化」,教師會在中文堂和學生分享中國名人故事和詩詞背誦;英文堂時學習古代建築;音樂堂時學習中國民謠;視藝科時學習中國民間的剪紙藝術;數學堂時學習中國數碼和珠算;常識科則進行專題研習,探討中國人口以至貧窮等問題,而類似的跨學科研習,正正協助學生打好通識科的基礎發展。

張校長續說,為了讓學生獲得其他學習經歷的機會,教師會盡量讓不同的學生擔當服務崗位,例如「午膳大使」需在午膳時份協助維持秩序;「閱讀伙伴」則由能力高的學生帶領能力稍低的同學閱讀。「未必只有津貼學校會這樣做,即使是傳統的學校也講求自主學習,培訓學生有探究精神至為重要,如果學習並非發自內心,而是被迫去學,不但效果不顯著,學生也會學得很慘!」他說。

微調提升英文
由本學年開始,教育局落實語言微調政策,以後中文中學亦可開設一定比例的英文班,張校長認為,各官津小學如何配合需視乎「區情」和「校情」,譬如其校位於灣仔區,由於該區有較多英文中學,故小學的英文教學準備要充足,讓學生未來有能力升入英中或英文班。「我校有五成以上畢業生入讀到英中,所以英文教學準備要充足,除了課堂教學外,高年班時有拔尖補底課程去幫助學生,另外學校的外藉老師、家長義工會和小朋友練習應考傳統英中的面試技巧,學校也會增聘外籍老師,協助學生提高英語能力。」

對於近年不少直資和私立學校受到家長擁護,張校長回應謂,如從消費者角度而言,直資和私校需繳交學費,家長宜仔細分析其鍾情的直資或私小所提供的教育服務,有多少是津貼或官立學校欠缺的;「兩者之間相差了什麼?超過有多少?為什麼值得交學費去讀?如果想法是清晰的,不是盲目去追棒,肯定錢是用得其所,便沒有問題了!」值得一提是,現時許多官津小學陸續推行小班教學,同時也改變沿用只以「分數」顯示成績的做法,有些學校甚至不在成績表上顯示學生的成績排名,取以代之是採用級數和具體評語,幫助家長了解子女的實際能力和進度,相信這也是未來評估學生的新取向。

官津vs直資vs私立
隨著直資小學出現,家長的選擇愈來愈多。然而,哪類學校較適合子女呢?每個孩子的性格、喜好和天賦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直資小學 自由度大
除了少數由傳統名校轉為直資的學校外,很多直資小學都是新校,設施較新,可以自行收生,並自決教學語言;另外,由於直資會收取學費,學校有較多資源,師生比例會較低。此外,個別直資會標榜設有特色校本課程,家長須預早考慮子女將來的升學計畫,如果要留港升學,修讀本地課程已足夠。

官津小學 有往績可尋
全港大部分小學皆為官津學校,家長毋須交學費,課程主要跟隨教育局的中央課程制定。官津校學生來自各個階層,就像個「小社區」。由於不少這類學校創校已有一段日子,家長容易找到學校的「往績」作研究,好像畢業生的升學情況、校風等等。

私立小學 一條龍直升
自資運作, 有些設有特色課程,例如IB課程,或者特色音樂課等。不少私小有直屬或一條龍中學,當中不乏名校英中,有經濟能力的父母不用煩惱升學問題,因此部分私小甚受家長歡迎。
 
 
 
EDUplus.com.hk

Copyright ©2025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This site is best viewed at 1024x768 screen resolution with Internet Explorer 7.x or above.
星島新聞集團 星島日報 The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