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情報

主頁 > 職場情報 > 中秋古難全

中秋古難全

  • 20 Sep 2013
無論時代潮流怎樣變,燈籠在中秋節始終佔一席位。
無論時代潮流怎樣變,燈籠在中秋節始終佔一席位。
無論時代潮流怎樣變,燈籠在中秋節始終佔一席位。
無論時代潮流怎樣變,燈籠在中秋節始終佔一席位。
昨天是中秋節,今天是中秋節翌日、「紅色星期五」,?別上星期的「黑色星期五」和8月以來第一個公眾假期。中又好,西又好,傳統節日除了一日假期,其帶來最大的價值是甚麼?冰皮月餅,是對傳統的扼殺,還是傳統的再創造?「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傳統有其興盛,自然有其沒落,更準確地說是有其變化。然而,八月十五天上月光最圓的事實卻一直沒變,變的只是地上的人對中秋的慶祝方式。


從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的長生不老藥,身體愈來愈輕,飄到月亮去的傳說出現後,月圓的傷感和浪漫就一直縈繞著中國人的心。嫦娥與后羿一天一地的永別、李白《靜夜思》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蘇軾《水調歌頭》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圓月缺,聚合離散,漆黑中一輪明月,映照孤客崩缺的心。所以在這一晚,家人團聚,團團圓圓,點起燈籠、吃?月餅,賞?圓圓明月,言笑中天地也團圓起來。


中秋節何時盛行起來,沒有人說得準。描寫北宋汴京城風?的《東京夢華錄》〈卷八〉就描述過中秋的景況:「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彩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市人爭飲,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當中「錦旆」和「望子」就是酒旗,可見當時人們生活富足,以及對中秋的重視,把酒家的酒也都飲光、買光了,店家也要拉下酒旗。中秋的重頭戲,還是夜晚,《錄》續寫:「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去外。閭?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人們通宵玩樂,不知會不會像今日的香港,中秋翌日是公眾假期呢?


《錄》雖然亦有寫及中秋出現的食物,但沒看見月餅。餅食,中國自古皆有,到底何時才出現真正的中秋月餅?亦沒有人說得準,但有一個傳說,供大家聽聽。當時朱元璋揭竿起義反抗元朝政府,軍師劉伯溫心生一計,於中秋到處盛賣的圓餅中藏一紙條,寫上「八月十五殺韃子(漢人對蒙古人的貶稱)」,避過蒙古人的監控,最終成功殺光了韃子。月餅成為中秋的「主菜」,可能就從那個傳說而起,延續至今。


浩浩送中秋?

中秋與月餅的故事,就讓歷史一直寫下去。電影《歲月神偷》中,描寫那時60年代的香港,人人過得辛苦,卻還知足。一個颱風「溫黛」,見證「屋漏更兼逢夜雨」的一代,主角羅家孻仔羅進二眼見媽媽將月餅一盒盒送給別人,愛吃月餅的他吃不到一整個,10歲不夠的他於是決定售賣翻版名星親筆簽名照,賺錢自己供「月餅會」。年輕一代可能對於「月餅會」感到陌生,其實月餅會簡單來說就是「供買月餅的會」。以前香港人生活絕不富裕,而不便宜的月餅又是送禮的必需品,於是各大餅店由農曆八月開始,招收下年度的「月餅會」,讓「會仔」每月供款,供足一年,便可以供到幾盒月餅。如果長輩、上司多的,隨時不夠派,自己也吃不到一整盒月餅。以前節日往往難以過得豐盛,所以人情濃,以填補物質的缺陷,因此那時候過時過節是辛苦的,卻滋味在心頭。


現在呢?辛棄疾在《木蘭花幔》一詞中,「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這詞問,可愛的明月,悠悠忽忽向西走,要到哪?呢?接?再問,是不是別有人間,讓他們看看明月自己從那邊的東方升起呢?


時而勢易,根據「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及「香港女教師協會」於去年6月底至7月初所進行的調查所得,中西節日的義意在學生眼中,有29%認為是多一日假期,比重最大;認為節日具有傳統承傳意義、歷史文化宗教意義的,只有分別3.9%和8.6%。而學生提議最想增加的節目是「無功課日」,亦有學生提議「動漫節」列為正式節日。香港女教師協會主席周蘿茜表示,調查反映傳統節日如清明節,端午節日、中秋節已不太受學生歡迎,西方節日反而較受歡迎;而且學生忽略節目的背後意義,她建議教育工作者有需要多與學生研究節日的真正意義。在未出現iPad紙燈籠、iPad「煲蠟」(犯法行為,別玩!)的App之前,下一代會知道這些中秋「玩意」的玩法如何嗎?他們又會不會暫時停一停「低頭」,舉頭望明月,幻想嫦娥在月亮上的生活、讚嘆「八月十五殺韃子」中劉伯溫的計策,以及感受真正的中秋節?


續《木蘭花幔》一詞:「是天外空外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哪?來的風把中秋送走?這詞今日看來,多了一重意思。



節、食難分割

西方的節日中,情人節:情侶間送鮮花、禮物;愚人節:找一些傻瓜戲弄;復活節:進行嚴肅的宗教儀式;母親節:有點似第二個情人節;萬聖節:一個被狂歡騎劫的節日;聖誕節:代表聖誕大餐、聖誕老人與禮物。總括而言,現代的西方節日,充滿創意與玩樂。然而中國的節日呢?春節一路吃賀年食物一路打麻雀;端午節吃粽子、看划龍舟;中秋節吃月餅、賞月;冬至就吃一頓豐富的。中國人過時過節,總是吃,粽子、月餅,已經成為端午節、中秋節的最大象徵,甚至是清明節,死人也要大吃大喝。


中秋節不同春節和端午節,今時今日月餅已經千變萬化。自從「大班麵包西餅」於1989年推出全球首創的「冰皮月餅」之後,月餅不再是又蓮容,又蛋黃的油膩,而轉而以綠豆蓉、白豆容為餡。大班回覆本雜誌說:「清新一點,可以當甜品食。」相對傳統月餅,大班說:「油膩些,並非夏天的最佳選擇。」冰皮月餅出現,突然打破傳統月餅的框框,一下子甚麼金箔月餅、朱古力月餅、乳酪月餅、雪糕月餅等,如缺堤般湧出市面,彷彿所有食物製作得如月餅的形狀,名稱後冠上「月餅」這個「姓氏」,就成功發明新的月餅似的。大班現時已不再製作傳統月餅了,只售賣冰皮月餅,口味更超過50款,可見在飲食潮流的「進化」下,傳統節日食品也能變「潮」,俘虜千數的市民,帶來億萬的生意。有業內人士估計,香港的月餅市場約有8至9億的規模,且過去幾年以雙位數增長。就以最出名,半島酒店旗下「嘉麟樓」的「迷你奶黃月」為例,今年加價六成至485元一盒,早在上個月賣清了7萬盒。半島去年總共賣了38萬盒月餅,收入已過億,今年加價,收入肯定更豐。


消費主義下的月餅

對於月餅「成功轉型」,脫離了中秋這母體,發展一枝獨秀,作家、文化評論人潘國靈在《頭條日報》撰文解釋指:「在傳統食物之上,附加增值成為一種新奇事物(Novelties)。」兩年前的月餅電視廣告很有趣的,他舉例:陳慧琳與冰皮月餅一樣肌膚白滑、高貴端裝;甚至是李治廷的「天使魔鬼趣脆Dip」,自己動手將冰皮月餅蘸朱古力醬吃。先不論中秋和月餅與天使、魔鬼有何瓜葛,像潘國靈所寫:「多了DIY的『體驗消費』感覺。」再到大班的月餅廣告「飛甩老土」,暗示傳統月餅就是過時。月餅,已不再停留於「食」和傳統的基礎上。「香港集體回憶」、「雙語通通識」的作者葉一知,就曾經在《爽報》撰文,以冰皮及各款新式月餅為例子,引伸出「文化全球化=庸俗消費文化」,寫道這些新式月餅:「悲觀者視之為文化侵略,消費主義者為求賺錢,破壞傳統文化;樂觀者則視之為文化再創新,中西交流產生全新文化,不一定是壞事,甚至是進步。」續寫道:「在資本主義全球他的今天,在文化全球化往往等同消費主義全球化的時代,市場就是最大的動力。只要有市場,便會有人想盡辦法推陳出新,那管傳統不傳統。」


因此,月餅「轉型」這件事,到底是對傳統的扼殺,還是傳統的再創新?如果沒有形形色色的月餅,沒有人在餅店門口大排長龍,沒有比較哪款月餅好食,中秋的氣氛還會濃厚嗎?然而,當打開月餅罐時,想起的是嫦娥,還是賣月餅廣告的明星呢?


最佳送禮品

無論月餅怎樣變,變成到底還算不算是月餅也好,所有月餅仍然離不開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送禮。以前連冰皮月餅還未出現的年代,雖然蓮容比蛋黃貴得多,但愈多蛋黃的月餅反而愈貴,用來送禮就愈有面子,適合送給輩份愈高、身份愈高的人。現在大家同在買那幾家大型麵包西餅公司的月餅,繼續互相送贈。


說到中秋送禮,最有「霸氣」的是內地。去年中秋時分,中央還未大力打擊「三公消費」(因公出國、因公買車及交通、因公接待),就有指北京各主要道路出現擠塞,就是因為那時中秋節、「十一」長假期,加上「十八大」即將舉行,大量的官員和地方官,趕到北京送禮、「進貢」,更形容交通擠塞到看起來像停車場一樣。那些名貴月餅可犀利了,有以真金白銀打造的,最貴一盒的黃金月餅,就要4萬多元人民幣。


然而,今年中央厲行「節儉」,打擊「三公」,發出中秋、國慶不得公款送禮的禁令,令全國月餅銷情淡靜,整個月餅生產鏈受嚴重影響,送禮也轉而送約200元人民幣的「平價」禮盒。但禁令仍然無阻名貴月餅的出現。內地傳媒報導指,在北京,就有銀行和商場,將金銀月餅扮成百寶盒,就算索價16萬元,依然暢銷。當然,銷售人員只能說那是百寶盒,不是金銀月餅,單據也寫上百寶盒。


相較之下,香港人就較愛將月餅送贈給堆填區。「綠色力量」在上月進行的「中秋節消費及慶祝習慣」問卷調查,估計香港人扔掉的月餅高達180萬個,疊起來有148座ICC高、91條青馬大橋長!香港填堆區快要飽和,很快收不了人們的「禮物」,與其這樣,不如將月餅券送贈給深水?「愛心飯堂」北河臘的「明哥」,支持他一年一度的收集月餅大行動,再轉贈給貧苦大眾?請注意,他提醒信封內不要寫明內有月餅券,以免「寄失」。



星火延年慶中秋

月餅,無錯是中秋節的重要象徵,但不是中秋的全部。中秋節透過傳說、故事而延續至今,不斷豐富和深化這個節日的傳統。去年,記者到大坑觀賞由農曆八月十四至十六的「舞火龍」。


相傳在1880年,大坑一帶是客家農村。有一日,風災過後村中出現了一條大?蛇,被村民打死。一日過後,蛇屍不翼而飛,接?數日後,大坑就發生瘟疫,死者無數。後來村中有一位老人家,得到菩薩報夢,說於中秋前後,於村中舞起火龍、放鞭炮、香枝的煙薰滿大坑,就可驅除瘟疫,村民照?辦,瘟疫果然停止。自此之後,村民便由農曆八月十四至十六舞起長32節、長220尺、用珍珠草紮起、龍身插滿香的火龍,在兩顆龍珠引領下遊於大坑,傳統一直延至今,成為中秋一大盛事。


主要由「大坑仔」組成,約有300多人的舞龍隊伍出發了,他們雙手握緊手把,左右?動龍身,在龍身上兩萬支香枝的星火下走遍大坑各街巷。不少人爭相跟?龍頭走,跌倒的、甩鞋的亦有,但更多的是猜度舞火龍的路?,務求來個龍頭大特寫。舞完火龍,健兒派發龍身的香枝,記者就拿?這枝香枝,走到維園,欣賞去年農曆八月十六,又是10月1晚國慶的煙花匯演。其間想過「香笄腳」是否應該帶回家,但帶回家又怎樣呢?最後留心香枝徹底熄滅就扔進垃圾筒了。


中秋除了大坑有舞火龍,薄扶林村也有。昨天的舞火龍活動更是歷年最大型的,1條大龍伴上7條小龍,形成「七星伴月」之勢。雖然舞火龍是傳統的節日,但來欣賞的人大多是年輕人,跟龍頭跟得最貼的是他們、拿?相機等待最佳影象的又是他們。看?香枝的星火延綿於長長的龍身,年輕人簇擁於兩邊,龍身彷彿長得根本沒有龍尾,將這項傳統不斷拉長、延伸。再次想起辛棄疾的《木蘭花幔》:「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月落月升,原來中秋節以更明亮的姿態出現,照出更大的光茫。

相關:

Copyright © 2016 Job Market Publishing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Part Without Expressed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